“軸線”一詞是
現代城市規劃設計中的詞匯
是組織城市空間的重要手法
在中國古代文獻里
其實并沒有這種用法
那么,北京中軸線是什么呢?
今天讓我們一起
解密中軸歷史,講好中軸故事
助力申遺演講分賽道吧
解密中軸古今文化,認識北京壯美秩序
北京中軸線,是北京老城的“脊梁”和“靈魂”,它其實并不是一條真實存在的線,而是貫穿北京市中心的一條建筑群,北京城市布局由此展開。
一根長達八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是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前后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
——梁思成
“北京中軸線”始建于13世紀,形成于16世紀,歷經700余年,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設施和居中道路、現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間共同構成的井然有序、氣勢恢弘的城市歷史建筑群。
北京中軸線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規劃格局最完善、景觀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是北京城的空間之軸,更是文化之軸,蘊含著許多動人的文化與歷史。
北京中軸線上的建筑南起永定門,經先農壇、天壇、天橋地區、正陽門、天安門,穿過故宮建筑群、景山、地安門、鼓樓,直抵鐘樓,形成北京兩翼對稱的城市格局。2008年以后,這條中軸線的最北端延申至鳥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匯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見證北京城的滄桑變遷。
在北京中軸線建筑群中,有不少令人矚目的建筑成就。比如,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故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筑群;天壇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大祭壇建筑群,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北京的鐘鼓樓在一條直線上,鼓樓在南,鐘樓在北,這樣的設計在全國鐘鼓樓中絕無僅有……這些建筑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筑工藝的高超水平。
講好中軸故事,助力申遺分賽道
北京中軸線是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的載體,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反映了中國文化當中如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對秩序的遵從等最重要的內容。
2022年6月11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正式啟動第二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大賽,通過“影像中軸-沉浸式體驗中軸之美”、“解碼中軸-知識普及與競賽”、“探尋中軸—打卡遺產點位“、“傳承中軸—視頻演講大賽”等豐富的活動形式,幫助孩子更加了解與熱愛北京,傳承中軸線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以童真視覺向世界講述北京中軸線故事。
本賽道為助力申遺——“我心中的北京中軸線”主題演講賽賽道,共設置五個演講主題:
更多參賽詳情及要求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知中軸,愛北京!”,記錄你眼中北京中軸線上的風景,共同弘揚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
生活在北京的小朋友還在等什么,一起見證中軸線申遺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吧!